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部署,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推動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重點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目標,根據《關于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若干意見》,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行動目標
到 2025 年,通過實施節能降碳行動,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行業能效達到標桿水平的產能比例超過 30%,行業整體能效水平明顯提升,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綠色低碳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基準水平和標桿水平具體指標如下。
二、重點任務
(一)建立技術改造企業清單。各地組織開展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企業現有項目能效情況調查,認真排查在建項目,科學評估擬建項目,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逐一登記造冊,經企業申辯和專家評審,建立企業能效清單目錄,能效達到標桿水平和低于基準水平的企業,分別列入能效先進和落后清單,并向社會公開,接受監督。有關部門組織申報、評選全國節能降碳或改造提升效果明顯的企業,發布行業能效“領跑者”名單,形成一批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節能典型案例。
(二)制定技術改造實施方案。各地在確保經濟平穩運行、社會民生穩定基礎上,制定冶金、建材重點行業企業技術改造總體實施方案,選取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節能先進適用技術,引導能效水平相對落后企業實施技術改造,科學合理制定不同企業節能改造時間表,明確推進步驟、改造期限、技術路線、工作節點、預期目標等。實施方案需科學周密論證,廣泛征求意見,特別是要征求相關企業及其所在地方政府意見,并在實施前向社會公示。各技術改造企業據此制定周密細致的具體工作方案,明確落實措施。
(三)創新發展綠色低碳技術。深入研究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節能低碳技術發展路線,加強節能低碳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顛覆性技術研發。加快先進適用節能低碳技術產業化應用,進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诋a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理念,開展工業產品綠色設計,開發優質、高強、長壽命的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綠色設計產品,引導下游行業選用綠色產品,建設綠色工廠。
(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做好產業布局、結構調整、節能審查與能耗雙控政策的銜接。推動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集中集聚發展,提高集約化、現代化水平,形成規模效益,降低單位產品能耗。加快推進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兼并重組。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推動新建鋼鐵冶煉項目依托現有生產基地集聚發展,鼓勵有條件地區的長流程鋼廠通過就地改造轉型發展電爐短流程煉鋼。
(五)修訂完善產業政策標準。對照行業能效基準水平和標桿水平,適時修訂鋼鐵、電解鋁等行業的國家能耗限額標準。結合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節能降碳行動以及修訂的國家能耗限額標準、污染物排放水平,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綠色技術推廣目錄》。
(六)強化產業政策標準協同。認真落實電解鋁行業階梯電價政策,完善鋼鐵、水泥、平板玻璃行業綠色電價政策,有效強化電價信號引導作用。按照加強高耗能項目源頭防控的政策要求,通過節能審查、環評審查等手段,推動項目高標準建設,加大違法違規問題查處力度。加強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行業規范條件與能效基準水平、標桿水平的協同。
(七)加大配套監督管理力度。加強源頭把控,建立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企業能耗和碳排放監測與評價體系,穩步推進企業能耗和碳排放核算、報告、核查和評價工作。強化日常監管,組織實施國家工業專項節能監察,加強對企業能效水平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相關政策要求執行到位。壓實屬地監管責任,建立健全通報批評、用能預警、約談問責等工作機制,完善重點行業節能降碳監管體系。
三、工作要求
發展改革、科技、工業和信息化、財政、生態環境、人民銀行、市場監管、證監等部門要加強協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統籌協調推進各項工作。各地方要高度重視,進一步壓實責任,細化工作任務,明確落實舉措。有關行業協會要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引導行業企業凝聚共識,形成一致行動,協同推進節能降碳工作。有關企業要強化綠色低碳發展意識,落實主體責任,嚴格按照時間節點要求完成各項任務